说说厌胜之术——张立法

王安石的《元日》诗:“爆竹声中一岁除,春风送暖入屠苏。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。”就知道宋代那时每到过年家家户户放鞭炮和在门上换桃符,辟邪引福,就是厌胜的意思。说这些是迷信毋宁说是习俗,是大家年终岁尾讨个吉利有个好心情的民间仪式。

借物厌胜古已有之。“厌胜”又称厌魅、魇魅,意即“厌而胜之”,系用法术诅咒或祈祷以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、物或魔怪的目的。厌胜,《辞海》释义:古代方士的一种巫术,谓能以诅咒制服人或物。“厌”字,通“压”,有倾覆、适合、抑制、堵塞、掩藏、压制的意思。厌胜之术是一种流传已久的巫术行为,无论是宫廷或是民间,都有人利用它来加害他人。如果哪一户人家被用了“厌胜之术”,轻则家宅不宁,时有损伤或惹上官非;重则患上恶疾,遇上灾劫,孩童夭折,甚至会家破人亡,是一种非常恶毒的诅咒。

“厌胜”一辞最早出于《后汉书·清河孝王庆传》的记载:“因巫言欲作蛊道祝诅,以菟为厌胜之术。”指的是一种武术行为,后来则被引用在民间信仰上,转化为对禁忌事物的克制方法。传说“厌胜之术”始于姜太公。《太公金匮》中说:周武王伐纣,天下归服,只有丁侯不肯朝见,姜太公就画了一张丁侯的像,向这张像射箭,丁侯于是生起病来。当他知道是姜太公捣的鬼,便赶紧派使臣去向武王表示臣服。姜太公在甲乙日拔掉了射在画像上的箭,丙丁日拔掉了画像眼睛上的箭,庚辛日拔掉了画像脚上的箭,丁侯的病就好了。

《红楼梦》荣国府里就有这么一段故事:王熙凤和贾宝玉生病了,直做恶梦,梦见鬼啊神啊的,贾母就连忙派人去把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姑请来。马道姑来了之后,在宝玉脸上用指头画了几画,口中嘟嘟囔囔的又持诵了一会儿,说道:“保管就好了,这不过是一时飞灾。”又告诉贾母要敬一位大光明普照菩萨,长明灯要多添香油。见贾母没给赏钱,就使坏教贾政的妾赵姨娘用厌胜法:“把他两个的年庚八字写在这两个纸人身上,一并五个鬼都掖在他们各人的床上就完了,我只在家里作法,自有效验。”赵姨娘照着做了,果然宝玉的头就更疼了起来。后来马道姑出了事,被抓起来了,“身边一搜,搜出一个匣子,里面有象牙刻的一男一女,不穿衣服,光着身子,两个魔王,还有七根朱绣花针。立时送到锦衣府去,问出许多官员和大户太太姑娘们的隐情来,所以知会了营里,把她家中一抄,抄出好些泥塑的煞神,几盒子闹香,炕背后空屋子里挂着一盏七星灯,灯下有几个草人,有头上带着脑箍的,有胸前穿着钉子的,有项上拴着锁子的。”

人们平常生活中也能时常能见到一些厌胜物,像雕刻的桃版、桃人,玉八卦牌、玉兽牌,刀剑,门神等等。常见而且多的,是厌胜钱,又叫压胜钱,是铸成钱币模样的吉利品或辟邪品。这种钱正面铸有文字如“千秋万岁”、“天下太平”、“出入大吉”、“宜室宜家”等,背面有星斗、双鱼、龟蛇、龙凤图案,供佩戴赏玩。

民间还有一些苗族的蛊术,替人治病所用的祝由术等,都是通过一些法术和咒语达到与鬼神交流的目的。

“木工厌胜”的习俗和信仰在中国古代的渊源极其悠远,这一点在汗牛充栋的历史文献中可以找到许多证据。《说郛续》卷七引明·杨穆《西墅杂记》云:“梓人厌镇,盖同出于巫蛊咒诅,其甚者遂至乱人家室,贼人天恩,如汉园事多矣……余同里莫氏,故家也。其家每夜分闻室中角力声不已,缘知为怪,屡禳之不验。他日专售于人而毁拆之,梁间有木刻二人,裸体披发,相角力也。又皋桥韩氏,从事营造,丧服不绝者四十余年,后以风雨败其垣,壁中藏一孝巾,以砖弁之,其意以为砖戴孝也。”“梁间有木刻二人,裸体披发,相角力也”和“壁中藏一孝巾,以砖弁之”,木匠趁主人不注意,将两个披头散发正在角斗的裸体木偶藏于房梁上,使户主每天晚上听到房中角斗声不绝于耳;另一个则是“砖戴孝”的典故,因木工作祟而使皋桥韩氏四十余年丧事不断,后风雨败坏梁垣,才在墙壁中发现一块裹着砖头的孝巾。 

又《便民图纂》引明·王用臣《斯陶说林》:“吴有富商,倩工作舟,供具稍薄,疑工必有他意,视工将讫,夜潜伏舟尾听之。工以斧敲椓曰:‘木龙,木龙,听我祝词:第一年船行,得利倍之。次年得利十之三。三年人财俱失!’翁闻而识之。行商,获利果倍,次年亦如言,遂不复出。一日,破其舟,得木龙长尺许,沸油煎之,工在邻家疾作,知事败,来乞命,复煎之,工仆地而绝。凡取厌胜者必以油煎。”吴地的富商请木工造船,因“供具稍薄”,于是怀疑木工会有他意,所以看着木工将收工之时,夜里潜伏到船尾偷听动静,正好看到木工用斧头敲打着椓在念咒语,后来出船前两年果然应验。这充分体现了咒语的强大力量。在具有原始信仰的人看来,语言说出的概念即是原来的东西,因此语言对于一切所希望的东西都可以呼唤。李安宅《巫术与语言》:“语言所代表的东西与所要达到的目的,根据原始信仰,都相信与语言本身是一个东西,或与语言保有交感的作用。因为这样,所以一些表示欲望的辞句,一经说出,便算达到目的。”在木偶身上刻生辰八字、咒语并施以魔法,正是想借助语言的魔力来达到预期目的。显然,木工正是借助了这一厌胜法来达到其目的,并使民众对此深信不移。

当然“厌胜之术”有恶也有吉,因人而异,因事而异。

 

2018年5月28日 17:07
浏览量:0
收藏